科技处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研机构 | 专家队伍 | 成果转化 | 创新融合 | 服务指南 | 资料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大连大学申报2019年辽宁省科技奖项目公示(第二完成单位)
2019-03-29 08:35 科技处    (点击: )

大连大学

推荐2019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公示

 

根据《关于开展2019年度辽宁省科技奖励提名工作的通知》(辽科奖办发[2019]2号)的规定,现将大连大学拟推荐参加2019年度辽宁省科技奖励提名及评审的1个项目予以公示。

自即日起7日内,任何单位或个人对公示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及推荐材料的真实性和项目主要完成人、主要完成单位及排序持有异议的,可以书面形式向大连大学提出,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为便于核实查证,确保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处理异议,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表明真实身份,并提供联系方式。凡匿名异议和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特此公示。

联系单位:大连大学

通讯地址:大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府大街10号

联系电话:0411-87402152

附件:拟推荐的2019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大连大学

2019328

 

拟推荐的2019年度省科技奖励项目

项目名称

海洋工程装备水下试验检测平台

提名单位

大连市科技局

提名意见

该项目面向国内海洋工程装备试验检测瓶颈问题,开展水下设备研发试验检测工作,为我国水下设备产业化急需的生产设备测试提供技术支持,完善了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经济效益可观,拟提名该项目为辽宁省科学进步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本项目围绕我国海洋工程重大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面向水下设备试验检测瓶颈问题,开展水下设备研发试验检测工作,旨在提升我国水下设备检测的自主创新能力,突破水下设备产业化的瓶颈,为我国水下设备产业化急需的生产设备测试提供技术支持,完善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

客观评价

重庆前卫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致七六〇研究所的感谢信中提出:“1500米卧式采油树及其控制系统和安装配套工具、3000米深海石油开采水下机器人(ROV)等产品是深海油气采集的关键装备,目前均被国外企业垄断。此次开展的海上试验主要包括卧式采油树水下晚装、采油树工况测试、ROV操作等,海上试验是验证海工装备性能、适用性、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主要途径,是项目研制中的重要工作。通过贵单位精心策划,在研制计划时间内完成了水下模拟井口建设,为国内海工装备海上测试提供了一个永久性的试验平台;组建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团队为海试提供服务,客服了大风浪和低气温等不利环境因素,确保了各项海上试验工作圆满完成。”

完成单位

及创新推广贡献

项目完成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拥有国内工业部门唯一的海上试验基地、专用试验海域及相应的海上试验保障技术中心。设有国家级水下测控技术特性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中国船舶工业实船噪声检测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舰艇回声监测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舰艇水下电磁场检测中心。两座专用试验码头、9艘专用试验船及十几平方公里专属海上试验区。为项目的开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建所以来完成了我国国防装备海上试验数百次,形成了我国国防工业行业唯一的海上实验技术团队,有973首席专家3人,聚集一批博士等高水平人才。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上百项,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七六〇研究所作为首席单位承担973项目3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及863项目多项。这些课题项目及形成的试验能力构成了水下设备试验检测平台的技术基础。

项目第二完成单位大连大学是一所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史、理、工、医、管理10大学科门类的大连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目前已建成辽宁省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辽宁省高校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等7个学科互相交叉、相互渗透的研究平台、5个重点学科基地、19个实验室及38个科研所(中心)。项目依托的辽宁省高校生物有机化学重点实验室集有机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及环境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基础为一体,具有国内一流的学术研究的实验和测试条件,为项目海洋生物、海洋环境对平台运行稳定性、可靠性等研究内容提供了必要的支撑。

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目自2013年立项以来,获得集团公司及业内广泛关注,项目自2016年开始获利,本项目开发的水下试验检测技术广泛应用石油开采设备、海底管道、Rov等水下装备的检测和测试,受到前卫集团、203研究所等单位好评,并获得不菲的社会效益。截至2018年12月,累计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100万元。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2018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知识产权目录(不超过10件)

序号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1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水声信标

中国

ZL201520654555.8

2016.02.10

第5003675号

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

曲加圣、杨松、田甜、韩辉、牛天星、董世超、巴巍、周志民

2

实用新型专利

水下拖体布放装置

中国

ZL201620277333.3

2016.09.28

第5575956号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

刘志军、廖小满、王晋、朱世才、潘云龙、林焰、张志康、刘戈、叶超

3.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卧式拉弯试验装置

中国

ZL201520050317.6

2015.01.24

第403964号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刘增武、张伟宁、刘庆文、吴琳、时晓梅、张楠、刘志军

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360°回转限位装置

中国

ZL201520299109.X

2015.09.09

第4599569号

大连测控技术研究所

王彩玲、周志民、巴巍

论文、论著目录(不超过10篇)

序号

论文专著名称/刊名/作者

影响因子

年卷页码

发表时间年月日

通讯作者

第一作者

国内作者

SCI他引次数

他引总次数

知识产权是否国内所有

1

Optical Calculation with   Three Sources/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Zhimin Zhou, Cailing Wang,   Xiaoyan Li

P1597-1602

2015.1.1

Zhou Zhimin

Zhou Zhimin

Zhou Zhimin,Wang   Cailing,Xiaoyan Li

2

A feature information   extraction method based on wavelet packet transform with fuzzy threshold

2015

2015.10.1

Zhou Zhimin

Wei Ba

Wei Ba,JiashengQu,Zhou

Zhimin,Qi Li

3

Flocculation kinetics mechanism and flocs   formation prepared by PAC coupled with PAM for ship ballast water

2016,Vol74,No.1

2016.4

Zhou Zhimin

Zhou Zhimin

Zhou Zhimin,Sha Liu,Linan Jia

4

Morphology and composition of coatings   based on hydroxyapatite-chitosan-RuCl3 system on AZ91D prepared by pulsed   electrochemical deposition

,2016,Vol656

2015.9

Zhou Zhimin

Linan Jia

Linan Jia,C.H.Liang,Naibao   Huang,Zhou Zhimin,Feng Duan,L.X.Wang

完成人

情况表

周志民 排名第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处长 研究员

周志民同志作为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项目实施。在检测体系的建立、检测流程的开发以及检测方案的制定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李晓艳 排名第二 大连大学 讲师

李晓艳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建立海洋环境对海洋工程水下试验检测系统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影响模型,开发海洋工程水下设备生产过程泄漏与海洋环境数据动态模型,建立海洋工程水下设备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估机制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谷  峡 排名第三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财务处长会计师

谷峡同志作为项目财务管控专家,在项目资金管理、筹措、协助项目产业化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夏云龙 排名第四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工程师

夏云龙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水下采油树、井口等水下设备的完整性测试研究及试验流程开发工作中以及完善相关试验检测标准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剑飞 排名第五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工程师

张剑飞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管道终端的完整性测试研究及试验流程开发工作中以及完善相关试验检测标准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世崧 排名第六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工程师

张世崧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水下连接器的完整性测试研究及试验流程开发工作中以及完善相关试验检测标准的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候建华 排名第七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研究员

侯建华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顾问,在规划海洋工程装备试验检测建设的整体方案、对海洋工程装备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以及应急保障技术开发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付  豪 排名第八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工程师

付豪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实验方案的制定及试验保障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闫  祎 排名第九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闫祎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开发水下设备运行状态和异常情况的故障诊断分析及解决方案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廖小满 排名第十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廖小满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应急保障技术研究等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

 

王  晋 排名第十一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六〇研究所 高级工程师

王晋同志作为项目技术骨干,在实验方案的制定及试验保障等工作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合作者关系说明

海洋工程装备水下试验检测平台项目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启动,2016年6月28日结题,项目主要完成人周志民、李晓艳、谷峡、夏云龙、张剑飞、张世崧、付豪、侯建华、闫祎、廖小满、王晋等11人均全程参与项目实施。

廖小满、王晋同志于项目开发期间合作撰写专利《水下拖体布放装置》,专利与2016年9月28日获得授权。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 辽宁省高校科技网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 |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大学科研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