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处
 
 首页 | 机构设置 | 科研机构 | 专家队伍 | 成果转化 | 创新融合 | 服务指南 | 资料中心 
 今天是:
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正文
学术信息发布——洞室围岩变形-开裂-运动的连续-非连续方法模拟
2019-05-31 08:28     (点击: )

报告人:王学滨

报告人简介:

 王学滨简介:教授,博导,校计算力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局地质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两站博士后,从事计算力学研究及应用,担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防灾减灾工程学报》等期刊编委、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遴选专家、岩体物理数学模拟专业委员会委员,入选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省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校首批杰出人才培养计划,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科技奖银奖、中国力学学会全国徐芝纶优秀教师奖、省学风建设典型等奖励和荣誉,博士论文获得省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在TectonophysGeophys J IntpageophMag Concr Res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发表第12作者论文260余篇,SCI检索40余篇,EI检索90余篇,在科学出版社出版第1著者专著2部,以第12发明人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0项。

    

报告内容简介:

        众多地质灾害的发生都是连续介质部分或全部向非连续介质的转化。连续-非连续方法是计算力学、岩石力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之一。本报告介绍了王学滨教授发展的拉格朗日元与离散元耦合连续-非连续方法。与变形体离散元、弹簧元等方法相比,该方法在弹性阶段不需要引入刚度,只引入弹性参数,不需要罚函数,不需要界面单元,是真正的连续介质;与一些有限元相比,该方法单元可以很大,显式动力计算,具备模拟大变形、转动、开裂、接触、摩擦功能;与FLAC相比,该方法具备模拟开裂、接触、摩擦功能。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包括:拉格朗日元方法、变形体离散元方法和虚拟裂纹模型。近期的主要改进包括:引入基于空间划分的接触检测方法,提升接触检测效率;引入基于势的接触力求解方法,完善接触力求解;引入应力脆性跌落机制,降低满足剪切破坏判据的单元的虚假应力;引入Ⅱ型断裂能,考虑剪切破坏;引入单元对角线开裂,降低网格依赖性。另外,本报告还展示了位移控制加载、正弦波加载及静水压力等条件下洞室围岩的变形-开裂-运动过程。

 

组织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主持人:朱训国

报告时间:2019-5-31,下午13:00-17:00

报告地点:筑梦楼313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关闭窗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 辽宁省高校科技网 |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 | 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 | 辽宁省教育厅

大连大学科研处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