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题目:植物三萜类化合物的微生物合成与转化
报告人:李春 教授 北京理工大学
报告人简介:
李春,博士,北京理工大学 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化学与化工学院生化工程系/合成生物系统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1)天然产物微生物合成、2)工业微生物的抗逆重编程与工程应用和3)生物催化与酶工程等方向研究。在Metabolic Eng、ACS Synth Biol、Nature Comm、AIChE J、Chem Eng Sci、J Biol Chem、Appl Enviro Microbio、Bioresource Technol、Small等期刊发表论文256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200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获得“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2017年遴选为全国“生物工程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编著中英文教材和著作9部章,包括《合成生物学》、《生物工程与技术导论》、《生物化学》和《细胞培养工程》,其中《生物工程与技术导论》和《生物化学》获部级优秀教材一等奖。现担任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合成生物学专委会(筹)副主任、工业与环境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委会副主任;《Frontiers in Bio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副主编、《Synthetic and Systems Biotechnology》、《化工进展》、《过程工程学报》、《生物加工过程》等期刊编委。
报告内容简介:
甘草酸及其衍生物是植物甘草中最重要的三萜类天然产物,利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对甘草酸进行去糖基化和利用糖基转移酶对甘草次酸进行糖基化可以有效的改善它们在结构与理化特性对其生物利用度和毒性的影响。课题组分离获得了对甘草酸具有不同水解特性的四种真菌,并对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基因挖掘、表达和催化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来自米曲霉水解甘草酸可获得多种产物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开展了其结构解析及其底物识别机制的研究,并以此开展理性分子设计与改造,获得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次酸(GAMG)转化率大于95%的突变酶,并实现了吨级的中试。基于β-葡萄糖醛酸苷酶的结构开展了酶的糖基化理性设计、点突变和loop结构的替换获得抗逆特性和稳定性大大提高的高性能酶。通过多种植物糖基转移酶的基因组数据挖掘、序列分析和表达验证,实现了对甘草次酸进行多种糖基修饰和微生物全合成。
组织单位: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主持人:迟乃玉 教授
报告时间:2019年9月27日 10:00
报告地点:问源楼B座403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